【文化中国行】在千年典籍中传承中华文脉

访客4个月前新闻资讯58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典籍文字中,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天(12月28日),我们走进国家图书馆“亘古巨制 煌煌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展”,去感受古籍里的风雅志趣和千年文脉。

  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史记》《四书章句集注》《天工开物》等多部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深远影响的经典典籍正在展出。这是有着“五经”之称的《易》《书》《诗》《礼》《春秋》经典文献。这是宋代编撰的苏洵、苏轼、苏辙“三苏”文章重要选本《三苏先生文粹》。《九章算术》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数学著作之一,三国时期数学家刘徽为其作注本,提出“割圆术”,科学求出了圆周率π≈3.1416的结果,称为“徽率”,奠定此后千余年中国圆周率计算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这册《山海经》是宋代刻本,也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版本,这一页记录着上古时代精卫衔木石填海的传说。在这册《庄子》的首篇《逍遥游》里,能看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的经典名句。这是编年体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宋刻本,共计二百九十四卷,是存世最早且最完整的版本。这是我国古诗源头之一的《楚辞》,刊刻于南宋年间,是海内外孤本。

  文脉赓续,藏用并举。

  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文化和旅游部,指导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的《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项目,遴选自先秦起,包含哲学、文学、科技等多领域的重要典籍100部,以典籍普及读本深入浅出解读经典。截至2024年8月,项目已编纂出版图书共80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截至目前,国家图书馆通过《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山海经》知识库等多个古籍数据库,降低古籍阅读门槛,让读者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多家古籍收藏单位通过“中华古籍资源库”等数据库平台,携手向社会和公众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文献影像资源13.9万部(件)。

相关文章

基金项目丢失近一半!普华永道"解约潮"仍在继续……

11月20日,江信基金公告,旗下多只产品此前聘用的审计机构由普华永道改为中汇会计师事务所,而这也是公募基金公司近期频繁与普华永道“分手”的延续。年内,基金公司和基金产品与普华永道的“解约潮”持续蔓延,...

余承东:华为Mate70系列已完成鸿蒙智行全系车型数字钥匙验证

  格隆汇11月26日|华为Mate品牌盛典正式举行,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现场宣布,华为Mate70系列已完成鸿蒙智行全系车型数字钥匙验证。...

各地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各地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var isHttps = location.href.substr(0, 5) == "https"...

售价2499元起 REDMI K80系列大满贯双旗舰当红不让

北京时间 11 月 27 日,REDMI 大满贯双旗舰 K80 系列正式发布,全面强大,当红不让。K80 全系搭载大满贯旗舰 2K 新国屏和小米青山护眼 2.0,全面普及超声波指纹,搭载双环路 3D...

国家移民管理局:元旦假期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旅客将达205万人次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微信公众号消息,随着外国人过境免签、免签入境,以及内地居民赴港澳旅游&l...